抗战强音 | 抗日战争歌曲80首(一)
2025-10-11 07:09:26 | 排行榜单 | admin | 8412°c
编者按:
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。八十年前,烽火燃遍华夏大地,中华民族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战钢铁长城;八十年后,岁月依然没有冲淡历史的回响。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民族保卫战中,一曲曲激昂的战歌从硝烟中诞生,它们是号角,是呐喊,更是亿万同胞不屈意志的具象化表达。
即日起,平津馆推出“抗战强音”线上专栏。在80天的时间里为您推送经典抗战歌曲。这些歌曲,或以铿锵旋律唤醒沉睡的雄狮,或用磅礴气势激荡起全民抗争的热血,或在战壕里曾经鼓舞战士冲锋,或在街头巷尾凝聚民众力量。
歌曲承载着先辈们的信仰与牺牲,蕴含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共鸣。让我们跟随跳动的音符,共同触摸波澜壮阔的历史,致敬民族英雄,激荡爱国情怀,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持续奏响!
01.抗敌歌
韦瀚章、黄自词,黄自曲
《抗敌歌》这是作曲家黄自于1931年“九一八”事变爆发两个月后谱曲的,是我国第一首以抗战为题材的歌曲。歌曲原名为“抗日歌”,由于国民党当局禁言抗日,才不得已改名为《抗敌歌》。
02.冲锋号
陈洪 词曲
《冲锋号》作于1932年,是早期出现的抗战歌曲之一。歌曲以激越昂扬的情绪唱出了中华儿女不愿做亡国奴,誓死抗战的决心。
03.旗正飘飘
韦瀚章词,黄自曲
《旗正飘飘》是一首混声四部合唱作品,创作于1933年,同年9月被故事片《还我山河》采用为该片插曲。歌曲音乐形象鲜明,曲调流畅,节奏铿锵有力,从波浪起伏到直线上升的旋律与歌词内容相得益彰,展示出“抗日的烽火燃遍了全中国”的社会背景,表现了作曲家炽烈深沉的爱国热情。《旗正飘飘》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力量,唤起中华儿女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。
04.渔光曲
安娥词,任光曲
1933年,安娥应导演蔡楚生的邀请为电影《渔光曲》创作主题歌歌词,她回想起大连的渔民生活和自己的坎坷人生,有感而发创作了歌词。歌曲表现了在东北沦陷后,贫苦渔民的痛苦生活,表达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。1934年安娥又对歌词进行了修改。
05.新编“九·一八”小调
崔嵬、周钢鸣词,吕骥曲
《新编“九一八”小调》作于1935年。是活报剧《放下你的鞭子》插曲。《放下你的鞭子》是一部在当时非常活跃的活报剧,全面抗战爆发前后,曾在各地演出,在抗日救亡运动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。剧中表现的是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父女二人,以街头卖唱为生,《新编“九一八”小调》就是其女儿在剧中唱的一段插曲。词作者崔嵬、周钢鸣以非常朴素的语言呼唤亿万同胞奋起抗敌;曲作者吕骥采用了民间小调风格谱成,旋律委婉动人。
06.打回老家去
安娥词,任光曲
《打回老家去》作于1936年。当时,我国东北三省已被侵占,这激起亿万同胞的愤慨,“反对侵略,收复失地”,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呼声。歌曲《打回老家去》唱出亿万人民的心声,歌曲被广泛传唱,抗战爆发后更进一步传唱开来。
07.松花江上
张寒晖词曲
《松花江上》作于1936年11月。作者张寒晖当时正在西安二中教书,他看到流亡到西安的难民,他们有家不能归,有仇不能报,满怀着悲愤,却无处倾诉。张寒晖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,写出了这首感人肺腑的独唱曲《松花江上》。曲成后,他先教二中的学生们唱,后来传到东北的学生队里,不久就传遍东北军,传遍西安城,以至全国各地都可以听到《松花江上》的歌声。一首不朽的战斗性的悲歌就是这样诞生,并流传下来。
未完待续 ······
供稿\张雨辰
排版设计\王蔚
平津战役纪念馆
地址:天津市红桥区平津道8号
藏品征集电话:
参观时间:9:00—16:30
(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,周一闭馆,16:00停止入馆)
交通路线:公交657,628等集平里站;
公交800,911,952等洪湖里站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