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后的图书馆,安静祥和。一位学生翻着书页,“哗哗”声轻轻响起。一位管理员轻手轻脚地整理着书架,偶尔传来书本轻微的碰撞声“砰”。翻书声和整理声交织在这宁静的知识海洋中。

言归正传,来学习!本篇笔记,写的是“缙”字,你认识吗?

读音缙字的读音为 jìn ,与常见字“进”字同音,《广韵》里对缙字的注音为“即刃切”。

你之前认识缙字吗?不认识的话,现在赶紧在底部评论区,键入它的拼音,找到这个字,现学现用记得牢!

造字本义、字源演变“缙”字的篆文字形由“糸”和“晋”构成。“糸”字在甲骨文中的形象是丝线,表示丝、线等纺织品,是古代丝织品的象形,本义为丝线。“晋”字在甲骨文中的形象是两手捧物向上升,表示进献、晋升之意,是“搢”的省略,表示插入。由“糸”和“晋”构成的“缙”字,造字本义是指供上朝官宦插笏的丝织衣带,即官员上朝时用来插笏(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手板)的丝带。

在字形演变过程中,“缙”字的篆文保留了较为原始的形态,其中“糸”表示丝织品,“晋”表示插入的动作。隶书和楷书则进一步规范和简化,特别是楷书,将篆文字形中的“糸”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“纟”。这个字的本义是指官员上朝时用来插笏的丝带,后来这个本义逐渐演变,用来泛指丝织品,或者作为地名,如“缙云”等。

在古文献中,“缙”字常用来指代丝织品,如《左传》中提到的“缙云氏”,以及《礼记》中提到的“缙缘”,都是指丝织品。如今“缙”字的使用相对较少,但仍然可以在一些地名或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见到。

说文、段注《说文解字》中对“缙”字的解释是:“帛赤色也。《春秋传》'缙云氏’,《礼》有'缙缘’。从糸晋声。即刃切。”

段玉裁在《说文解字注》当中对“缙”字做了进一步解释:

他指出“缙”字的本义是指赤色的帛,即红色的丝织品。他引用了《春秋传》中的“缙云氏”和《礼记》中的“缙缘”来说明这个字的用法。

段玉裁还提到,南都赋中引用臣瓒的说法,将“缙”解释为赤白色,而《玉篇》也将其解释为帛赤白,但他认为这些解释是错误的,因为赤白应该是指另一种颜色,即红色和白色混合的颜色。他强调“缙”字的正确含义应该是纯粹的红色。

他还提到“缙”字在古代用作官名,如《左传》中提到的“缙云氏”,以及在《礼记》中提到的“缙缘”,这些都是“缙”字的具体应用实例。“而且缙”字与“荐”字在古代可以互相借用,说明了古代汉字的假借现象。

主要含义① 古代称官僚或做过官的人,亦作“搢绅”。

② 赤色的帛。

文章要点"缙"字读作jìn,本义指古代官员系在官服上的笏板,多为竹制,象征身份与职责。后引申为代指官员或官宦身份,常用于书面语,如“缙绅”指有官职或做过官的人,体现了古代社会等级与文化的特色。

结束本篇关于汉字“缙”的笔记,简单写到这里,希望本篇笔记又能让你学到新知识,如文中有理解不当的地方,感谢告知,下篇笔记见。